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
8月24日,在华顿经济研究院召开的“2020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新闻发布会上,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百强论坛主席沈晗耀发表题为“以公共经济启动国内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振兴”的演讲。沈院长把脉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深剖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系统阐述了国内大循环的总体思路,提出“要标本兼治,以中国央行为第一推动力,以第四产业为主战场,由公共经济带动私人经济,形成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的国内高质量大循环,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振兴”。
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百强论坛主席沈晗耀
一、中国经济增长周期分析:明年经济大幅反弹
沈晗耀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呈现出平均每10年左右一个周期的常态。第一个增长周期,是从1981年到1990年,经济增长率从5.1%上升至15.2%后又下降至1990年谷底时候的3.9%,这是一个急起急落、大起大落的周期,期间也可以分为两个5年左右的小周期。第二个经济周期是从1990年到1999年,经济增长率从3.9%快速上升至1992年的14.2%,然后持续下降,到1999年时,经济增长率跌至7.7%,这是一个大起大落、急起缓落的周期。第三个经济增长周期是从2000年到2009年,在这个经济增长周期内,经济增长率持续稳定上升至2007年的14.2%,随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率又快速下降,2009年时,经济增长率降为9.4%,这是一个缓起急落的周期。第四个周期是从2009年一直到现在,当时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使得2010年经济增长率又快速上升至10.4%的高速增长水平,随后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2019年,经济增速已降至6.1%。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已处于周期的谷底反弹阶段。如果没有爆发疫情,中国经济增长应该在今年就开始反弹。但由于疫情以及中美摩擦不断升级,使我国经济复苏向后延迟一段时间。如未来疫情不发生大规模反弹,明年经济一定会反弹,而且大概率应该是较大幅反弹。
二、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第四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一)第四次产业革命与第四产业理论
沈晗耀认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第四次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回顾人类历史上的三次产业革命,可以发现,在整个产业结构的新旧替代过程中,哪里的新产业比重高,哪里的经济发展程度就高,就全成为经济中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是农业革命,谁的农业最发达,谁就是当时的经济中心。第一次产业革命诞生了依托于大江大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的四大农业文明;第二次产业革命为商业革命,依托于海运及国际贸易的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相继成为海运、商业时代的世界经济中心。第三次产业革命为工业革命,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工业时代持续数百年的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中心。
自上世纪后半期80年代至今,以美国的硅谷为核心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这次革命是科学技术革命。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科创研发领域谁走在最前面,其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生命健康谁最发达,谁就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因此,他在21世纪初的时候就曾提出第四产业理论,第四产业主要包括:科创研发、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健康四个领域。其中,科创研发产业是第四产业的核心,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健康为其主要内容。一方面,科创研发是创造和生产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的产业(如手机、互联网、电脑、5G、物联网、大数据等),并且通过这些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对现有产业进行新陈代谢,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这些新产业都是科创研发产业的子孙产业,这些新产业可以是制造业,如手机、电脑生产等,也可以是服务业,如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商业。另一方面,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是科创研发的兄弟姐妹产业,是“育人”产业,如科技教育促进人的成长,文化娱乐促进人的消费、卫生医疗扩大人的生产,最终培育出更高素质的人。
另外,沈晗耀认为需要说明的是,第四产业来自于传统三次产业分类中的第三产业,但与第三次产业中的其他产业不同,第四产业属于公共品经济,而其他服务业属于私人品经济,第一、二产业,即生产产业也都是私人品经济。科教文卫等是公共事业,再加上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共同构成了第四产业。
(二)中国消费结构演变:由衣食住行向德智体美升级
沈晗耀强调发展的第四产业是指科教文卫产业,基于1993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分析,他指出,在消费方面,当前中国居民的“衣、食、用”已经解决,“住和行”基本解决,而人们对更高层次的德智体美需求不断增加,缺口巨大。“德”就是文化、“智”就是科技和教育、“体”是体育和医疗健康、“美”就是更高境界的行为,是对人文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追求和行动。
(三)中国生产结构演变:第四产业是主导方向
沈晗耀介绍,通过与发达国家在生产部门(包括第一、第二产业)、服务部门和公共事业三大部门的产业增加值比较可知,首先,中国生产部门的比重显著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是49%、美国是19.2%、德国是28.76%、日本是30.43%;其次,中国在服务部门比重已增至37.02%,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略微偏低,美国是52%、德国是40.15%、日本是46.19%,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金融业已超过美国,达到7.97%,高于美国的7.6%,而德国和日本仅为4.15%;此外,在房地产业,中国(6.58%)仍然大大落后于美国(12.2%)、德国(10.88%)和日本(11.39%),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第三,中国在公共事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大,中国是14.46%,而美、德、日分别是28.8%、30.54%和23.38%,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最核心的差距,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三、“标本兼治”的中国经济全面振兴方案
沈晗耀非常赞同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战略。他认为这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发展战略,实施这个发展战略要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供给面,强化结构调整,大幅增加科教文卫产业的产能,这是对近些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重在“治本”;需求面,强调增加内需,刺激经济扭转下行态势,既能“治标”也能“治本”,供需相互作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家似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从哪里创造发展空间。现在大家都主要集中在发展新兴产业和传统经济领域,如减税降费、发消费券、发展新基建和战略新兴产业,但效果似乎不是很理想。其原因是这些领域都属于私人经济领域,而目前私人品经济通过市场经济即可解决,市场经济的运行常态是过剩,在过剩经济中是难以大幅度重振经济的。要大幅度振兴经济,就必须要找到新动力和新空间。
(一)从第四产业入手,创造内需
沈晗耀指出,要以人为本,就要以人的长寿和高品质长寿为核心开展经济活动。首先是基本的“衣食住行”,其次是高层次的“德智体美”。从前面消费者结构演变分析可以发现,“衣食”已经解决,而“住行”则是基本解决,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卫生医疗和科教文化供需缺口巨大,这些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而卫生医疗和科教文化属于第四产业。因此,从第四产业入手,扩大内需,增加供给就是未来发展的新动力和新空间。
(二)以中国央行为第一推动力,创造第四产业需求
沈晗耀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是国际大循环带动国内大循环,第一推动力是外向经济,更确切地说,是美国央行。其路径大致是:美国的央行向美国人发货币,美国人超额消费,形成中国的外需,由外需带动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美国央行是一级央行、第一推动力,推动美国进口和中国出口,中国出口创汇则倒逼中国央行向国内增发人民币创造中国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美国央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前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第四产业属于公共经济,单纯依靠市场经济机制无法发展起来,必须依靠政府拉动需求,刺激发展。但当前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因此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核心对策是借鉴美国央行经验,由中国央行替代美国央行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向政府发货币,由政府向科教文卫部门注资,创造购买力,形成新的内需,推动中国经济振兴。
(三)公共品经济带动私人品经济,实现中国经济全面振兴
沈晗耀进一步介绍,以央行为第一推动力,以教育和医疗卫生为重点发展第四产业,由公共经济带动私人品经济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具体行动方案可以分为如下几步:
1.中国央行以购买国债的方式向中央政府发货币,中央政府将资金定向分配给地方政府,建造学校和医院。由此来带动全国各层级城市科教文卫事业的大发展。
2.第四产业的科教文卫部门大发展定向带动了私人品经济中的基础设施、教育房产、医院房产及科技文化房产的大发展,也带动了建筑业及与之相关的装饰、装璜材料业的发展。
3.接下来的一波会带动医疗设备、科研设备、教育设备、文化娱乐设施等整个私人品经济中制造业的大发展。
4.通过上述公共品经济带动私人品经济大发展,可推动私人品经济创造GDP、利润和税收。
5.私人品经济将税收交给政府后,政府用这些税收来偿还央行贷款利息和本金。当然这是一个持续30年左右的长周期。
私人品经济将税收交给政府后,政府用这些税收来偿还央行贷款利息和本金。当然这是一个持续30年左右的长周期。这样,由需求侧引领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第四产业,由公共经济带动私人经济发展形成高质量大循环,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振兴。
沈晗耀认为这个发展思路与当前大家讨论的新基建和新兴产业发展是互补的,但它是更高质量大循环,通过第四产业的大发展,将带动中国未来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大转型、大升级。另外,以央行购买中央政府国债的方式创造需求,也会增加政府的债务压力,很多人可能因此会顾虑。对此,我们要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大力发展直接权益性融资,让整个社会债务比例降下来。
(四)深化改革,建立支持第四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沈晗耀强调,要发展第四产业,就必须要深化体制改革。首先,鼓励科教事业主体的建立,放开社团局对社会事业组织和民营非政府组织的注册登记。社会事业组织既可以弥补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市场失灵,又可以弥补难以满足多样化、规模化公共产品生产的政府失灵。第二,在科教文卫领域里推广PPP,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品经济领域,既增加公共品供给,又减轻债务压力。第三,随着科教文卫事业的大规模发展,建议将9年义务制教育延长至12年义务教育制度,5年后,再将12年义务教育制度延长至15年义务教育制度,实现全民高等教育普及化。最后,成立一个专门针对科教文卫第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现在我们有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但是在科教文卫方面,还缺乏一个专门支持社会公共事业领域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应该成立一个支持科教文卫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可叫社会发展银行或科教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