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
12月6日,由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和上海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共同承办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华东理工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的主题为:坚持“高校+企业”双向发力 推动“科技+产业”双链融合。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华理民营经济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杨春光,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中国百强论坛主席、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华理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出席会议。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宋来主持。来自上海市工商联、华东理工大学、华理民营经济研究院的代表和市政协工商联界别的委员及特邀民营经济人士等6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沈晗耀提出了建设世界级科创中心——环华理科创策源地的构想。他指出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伴随着斯坦福大学和环斯坦福硅谷的联袂崛起,人类社会进入到科技产业时代,当今世界谁抓住了科技产业,尤其在科创产业化方面居于世界前列,谁就是世界的中心。上海要建设全球科创中心,重中之重是要集聚全球顶尖人才团队和科创项目,与中国的巨大市场和强势资本结合,聚焦科创转化,建设更具全球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科创产业化中心。
他认为,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化学与分子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具有显著优势。在其相邻区域还集聚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中科院有机所等众多著名科研院所,科研氛围浓厚且实力突出。环华理周边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空间正是上海主城区少有的面积较大、成本较低的战略发展空间,是上海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最佳选择。
他提出,在空间范围上,环华理科创策源地由“三区一走廊”构成,即中央科创文化商务区CTCBD (Central Technology Culture Business District)、科创研发核心区、科创扩展区和科创产业化走廊。其中,中央科创文化商务区为石龙路和龙耀路两侧及滨江区域,约3平方公里;科创研发核心区为中环路——沪闵路——漕河泾港——黄浦江合围而成的区域,约10平方公里;科创扩展区为外环路——漕宝路——龙漕路——龙华路——丰谷路——黄浦江合围而成的区域,约30平方公里;科创产业化走廊是从华理徐汇校区向南越过黄浦江直至华理奉贤校区,串联起徐汇区、闵行区、奉贤区沿线众多的科研院所、科创园区、产业园区等,长约50公里,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环华理科创策源地“三区一走廊”示意图
他强调,在发展模式上,要以环华理科创策源地为中心基地,以百强企业强势资本和全球顶尖前沿科创成果的集聚为关键核心,按照校区提供科创成果和研发人才、科创园区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运作、社区提供一流生活服务的三区联动发展模式,将中央科创文化商务区CTCBD打造成媲美陆家嘴的上海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地标,主要开展科创商务、科创金融和百强企业科创总部业务等工作;在科创研发核心区内科创资源丰富的众多科创园区,集聚全球百强大学和中国百强企业的科创资源,共建科创研发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主要开展科创研发及其成果商品化工作;在科创扩展区重点布局百强企业的中试基地和创业孵化器、加速器,主要开展科创产业化工作;在科创产业化走廊重点布局规模化生产基地,主要进行科创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不断向上海全市各区、长三角、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跨地域、跨国的产业链集群化、规模化扩张,最终形成上海科创产业化的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
最后,他提出了三项重点行动。
(一)建设上海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地标——中央科创文化商务区。
为更好承接全球顶尖人才、科创成果和强势资本落户环华理科创策源地,可在科创研发核心区石龙路两侧建设全球最高能级的百强大学科创研发区、百强企业科创总部集聚区、国际化科创商务区和全球顶尖人才汇集地,并与徐汇滨江的高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央科创文化商务区CTCBD。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可将其科创总部和产业链金融总部落户园区,实现科创链、资金链、产业链三链融合,以百强“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中央科创文化商务区还将充分发挥百强企业的资本优势和百强大学的技术优势,打造一批百强企业与百强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克能够引领世界发展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世界级技术难题。
环华理科创策源地的硬件建设将由百强企业携数百亿资本,结合上海的城市更新行动,按照当今世界前沿美学规划,将此片价格洼地的“城中村”与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上海植物园等统筹规划建设成与中央科创文化商务区相匹配的世界一流标杆科创社区。
(二)举办全球百强科创大赛集聚世界顶尖人才和科创成果
上海要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就必须要聚集全球顶尖人才和科创资源。在中美摩擦持续加剧的世界格局下,可借鉴奥运会模式,通过百强大学(全球高校校友联盟)、百强企业(中国百强上市公司联盟)、百强基金(中国百强系列基金)的“三百联动”,举办全球百强科创大赛,集聚全球顶尖人才、科创成果在环华理科创策源地与百强企业强势资本融合发展,集全球科创之花在上海盛开产业化之果。
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是华顿经济研究院按照利润总额评选出的中国盈利最多的500家上市公司,2023年度创造利润总额达6.38万亿元,占全国5,300多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91.86%。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不仅拥有巨大的战略性产业资本,还可提供巨大的科创应用市场、运营管理经验及相关技术支持等,是中国新型举国体制实现科创产业化的主力军,对全球顶尖科技成果和人才汇聚至环华理科创策源地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为更好吸引全球优质项目集聚上海,全球百强科创大赛设置百万美元大奖。大赛活动包括全球百强科创大赛周赛、月赛和年度决赛,将持续不断地吸引全球顶尖科创成果向环华理科创策源地聚集。大赛由国内和国际若干赛区组成。大赛主要聚焦数字经济与文创、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生命科学与健康、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四大领域,并根据参赛项目估值划分为初创类(估值小于7亿元人民币)、瞪羚企业(估值位于7至70亿元人民币之间)、独角兽企业(估值大于70亿元人民币)三个层次。大赛突出实战性,评分机制主要由百强企业、百强基金的投资专家,而非仅由纯技术专家主导。
(三)组建百强系列基金汇聚强势资本
为发挥资本对科创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推动作用,实现科创链、资金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发展,中国百强论坛将组织相关百强企业联合组建千亿级百强系列基金,全程为科创产业化提供资金链支撑。其中100亿元百强科创基金,主要在全球百强科创大赛的四大产业赛道投资于初创类企业和瞪羚企业;500亿元百强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500亿元百强基建基金,主要投资于环华理科创策源地的硬件建设。
百强系列基金均以百强企业中的产业资本作为基石投资人、险资为主的金融资本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方式联合组建。百强企业还可直接投资数千亿元产业资本,以结合其主业持续推进科创产业化的规模扩张,以此形成百强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参与科创产业化的联动发展格局。
活动剪影: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杨春光颁发聘书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霄汉在会上致辞
华东理工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教授陈万思在会上解读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